丽江市古城区人民政府
2023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本年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云南省、丽江市有关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规定进行编制。本年报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23年1月1日起至2023年12月31日止。报告包括总体情况、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六个部分组成。《报告》公开发布在丽江市古城区人民政府网站(网址http:// www.ljgucheng.gov.cn/)。如对年报有疑问,请与丽江市古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联系(地址:丽江市古城区福慧路442号,电话:0888-5196166,电子邮箱:gcqzfbxxgkb@126.com)。
一、总体情况
2023年古城区人民政府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政务公开的工作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化政务公开,严格落实以公开促落实、助监督、强监管,夯实部门责任,紧扣政务公开年度工作重点任务,着力提升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质量,切实提升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水平。
(一)主动公开情况。主动公开重大会议、经济运行、社会民生、生态文明、财政预决算等政府信息。2023年,通过古城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公开信息2305条,重点围绕重大建设项目、公共资源交易、社会救助、义务教育、环境保护等28个领域。主动公开现行有效行政规范性文件目录和废止目录,其中现行有效行政规范性文件3件,公开行政许可事项68条,公开行政处罚24条。
(二)依申请公开情况。依法、依规、依责做好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确保程序合法、主体合法、内容合法。2023年,共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24件,上年结转1件,已经办结23件,办结率92%。1件因政府信息公开引起的行政复议。
(三)政府信息管理情况。2023年,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强网站信息发布审核,全区统一制作政府信息公开审查表,严格按照“谁制作,谁负责”的原则,凡是在区政府门户网站发布的信息,必须经信息制作者、分管领导、主要领导审核把关,确保网站信息准确无误。二是加强政务新媒体管理,对全区政府部门开设的55个政务新媒体全部纳入全国政务新媒体信息报送系统统一管理,对各镇(街道)和区直各部门开设政务新媒体严格按照《云南省政务新媒体管理办法》(云政办规〔2019〕6号)管理,避免无序开设,浪费公共资源,集中精力做好区政府门户网站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四)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情况。
区政府办公室不断优化区政府门户网站平台搭建,深入运营法定主动公开栏目50个二、三级栏目,细化政府信息分类,发布政府信息2305条,完善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互动交流、调查征集栏目及网站优化建设,全面完成网站适老化改造,政府网站全面支持IPV6协议,网站抗攻击能力得到巨大提高。不断强化政务新媒体管理工作,对政务新媒体信息发布审核更新、转载党和国路线、方针、政策情况全面纳入监管,对粉丝关注数量少、影响范围小、无力维护的政务新媒体及时要求关停注销。
(五)监督保障情况。将政务公开纳入全区年度综合绩效考评,分别对各乡镇(街道)、区直部门分解下达具体指标和绩效要求,充分发挥考核风向标、指挥棒作用,促使各级各部门加压奋进、比学赶超,确保年度重点工作落实落细。持续强化政府网站和政府系统政务新媒体管理,引入第三方监测手段对全区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进行“7×24”小时监测,建立“按日巡查、按周总结、按月抽查、季度通报、年终考评”的监督管理机制,监测各账号活跃度,督促更新,为全区政务公开工作打造良好风气。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第二十条第(一)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制发件数 |
本年废止件数 |
现行有效件数 |
规章 |
0 |
0 |
0 |
行政规范性文件 |
0 |
0 |
3 |
第二十条第(五)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处理决定数量 |
||
行政许可 |
68 |
||
第二十条第(六)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处理决定数量 |
||
行政处罚 |
24 |
||
行政强制 |
0 |
||
第二十条第(八)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收费金额(单位:万元) |
||
行政事业性收费 |
0 |
三、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
(本列数据的勾稽关系为:第一项加第二项之和,等于第三项加第四项之和) |
申请人情况 |
|||||||||
自然人 |
法人或其他组织 |
总计 |
||||||||
商业 企业 |
科研 机构 |
社会公 益组织 |
法律服 务机构 |
其他 |
||||||
一、2023年度新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件) |
23 |
1 |
0 |
0 |
0 |
0 |
24 |
|||
二、上年度结转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件) |
1 |
0 |
0 |
0 |
0 |
0 |
1 |
|||
三、2023年度办理结果 (件) |
(一)予以公开 |
11 |
0 |
0 |
0 |
0 |
0 |
11 |
||
(二)部分公开(区分处理的,只计这一情形,不计其他情形)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三)不予 公开 |
1. 属于国家秘密 |
0 |
0 |
0 |
0 |
0 |
0 |
0 |
||
2. 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公开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 危及“三安全一稳定” |
0 |
0 |
0 |
0 |
0 |
0 |
0 |
|||
4. 保护第三方合法权益 |
0 |
0 |
0 |
0 |
0 |
0 |
0 |
|||
5. 属于三类内部事务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6. 属于四类过程性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7. 属于行政执法案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8. 属于行政查询事项 |
0 |
1 |
0 |
0 |
0 |
0 |
1 |
|||
(四)无法 提供 |
1. 本机关不掌握相关政府信息 |
10 |
0 |
0 |
0 |
0 |
0 |
10 |
||
2. 没有现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 补正后申请内容仍不明确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五)不予 处理 |
1. 信访举报投诉类申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2. 重复申请 |
1 |
0 |
0 |
0 |
0 |
0 |
1 |
|||
3. 要求提供公开出版物 |
0 |
0 |
0 |
0 |
0 |
0 |
0 |
|||
4. 无正当理由大量反复申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5. 要求行政机关确认或重新出具已获取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六)其他处理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七)总计 |
22 |
1 |
0 |
0 |
0 |
0 |
23 |
|||
四、结转下年度继续办理(件) |
2 |
0 |
0 |
0 |
0 |
0 |
2 |
|||
备注 |
表格统计时间截至2023年12月31日。12月31日前收到申请未办结的申请件列入第四项统计。 |
|||||||||
|
|
|
|
|
|
|
|
|
|
|
四、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
行政复议 |
行政诉讼 |
|||||||||||||
结果维持 |
结果 |
其他 |
尚未 |
总计 |
未经复议直接起诉 |
复议后起诉 |
||||||||
结果 |
结果 |
其他 |
尚未 |
总计 |
结果 |
结果 |
其他 |
尚未 |
总计 |
|||||
0 |
0 |
1 |
0 |
1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2023年,我办推进政务公开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上级有关政务公开的高标准、高要求和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群众的需求相比较仍存在差距和不足。特别是重大决策公开需进一步深化、重点领域公开需进一步推进、政策解读实效需进一步增强、信息发布质量需进一步提高。
我办将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相关文件,准确把握新时代政务公开新形势、新要求,担当作为、砥砺奋进,以高质量政务公开促落实、助监督、强监管、防风险。重点从以下方面着力:
(一)聚焦重点环节,高质量抓好主动公开。一是深化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全方位公开年度民生实事办理情况,深入推进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二是加大重大行政决策预公开力度,完善并执行好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编制和公开机制,规范落实目录编制、意见征集、目录确定、动态管理等流程,为社会公众全面参与社会治理提供便利。
(二)聚焦自身建设,高水平抓好内部管理。一是完善政务公开内部管理机制,加强制度规范建设,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依法、有序进行;二是加强依申请公开工作规范,规范依申请公开工作程序,按规范要求做好依申请公开;三是进一步拓宽基层政务公开渠道,使政府信息推送精准、便捷、高效。
(三)聚焦风险防范,高标准抓好舆情应对。依法依规做好依申请公开办理工作,规范推进申请受理、分析研判内容审核、依法答复、登记备案等办理流程,充分发挥好司法行政机关、法律顾问等专业力量作用,从源头规范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答复工作,实现行政争议发生率、被纠错败诉率双下降;二是严格落实网络意识形态责任制,强化政府信息公开平台监测、维护,推动内容及时更新、合理分类,做好严重错别字、涉密涉敏信息发布前监测预警,杜绝错链、断链和内容混杂,确保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安全平稳运行。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年内未收取信息处理费。
2024年1月30日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新闻